皖西学院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开创“三全育人”新路径,结合皖西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大胆创新,先行尝试,现已全面启动思政导师制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助立德树人开新局
皖西学院于2020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学校实施思政导师制。为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皖西学院成立了思政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政导师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思政导师工作顺利开展;举行了思政导师工作启动仪式,并为皖西学院首批24名思政导师颁发了聘书;制定了思政导师制试行办法,对思政导师的任职、选聘、职责、管理和考核等进行科学设计,着力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导师制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优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提升教学水平,以集体备课会为阵地
集体备课会是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导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体备课会立足于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培养教研能力。通过座谈的形式,定期邀请优秀辅导员代表,紧紧围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特点、实际需求等与学生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开展思政导师工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教学示范,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集体辅导,在首次集体备课会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刘孝友作了题为“学会适应,走向成功”的示范教学,为思政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了方向、梳理了思路、打开了新视野。
创新课堂模式,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根据大一新生适应新生活的现实需要,思政导师领导组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开展思政导师工作以“主题班会”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这对传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在思想领域和实践领域健康成长,争做时代新人。就在思政导师工作全面启动的第一周,作为思政导师队伍牵头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先中携青年教师段文静在外语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全视角”“近距离”与大一新生围炉夜话畅谈“适应大学生活,立志成长成才”,本次主题班会通过分享真人真事真经历,激发了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展望未来,学生们被主题班会独特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