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一方面学生读者居家近四个月,入馆教师读者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线上教学的推进,师生读者对于数字文献和教学资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复工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创新工作模式,多措并举,逐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服务全校读者。
加快纸电一体化进程,稳推智慧图书馆建设
纸本文献建设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基。疫情期间,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时,该院图书馆书库仍对读者开放,书报刊等基础性服务不断夯实。在此基础上,该院加快纸电一体化进程,目前馆藏6万多种印本图书(纸本书),已完成半数图书的数字化加工。报纸、期刊、随书光盘均通过免费共享的方式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备用图书馆网站已经建好,微信图书馆也将建成,这些举措极大方便了读者跨时空使用图书馆的传统文献资源,推进了智慧图书馆建设。
创新文献传递方式
受疫情影响,读者在校外和不同校区获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图书馆数据库受IP地址段限制,因该院尚未开放图书馆公网端口,兄弟院校常用的VPN远程访问和URL重写技术,该校均无法使用。为方便读者在学院IP地址段以外的网络环境使用数字文献资源,该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克服种种困难,创新出电子邮件文献传递、智能微信群文献传递、常用数据库漫游账号密码登录等多种方式,供读者选择,深受读者好评。其中文献传递智能微信群这一新模式已被多所高校图书馆所借鉴学习。疫情期间,该院开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用户绿色通道,为教师读者申请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NETL)账户虚拟金,尽心尽力服务广大读者。
发布新冠病毒防治数据库专栏,助力疫情防控
抗疫期间,该馆开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新型肺炎应急文献信息专栏”,汇总新型冠状病毒文献的数据库数十种,供师生免费使用,助力疫情防控。
开展线上读书活动
为避免聚集,本学期读书协会所有阅读活动均采用线上模式进行。该院图书馆指导读书协会先后参加了书香江淮第六届“品读经典”互联网阅读系列活动、“书香悦读 智赢战疫”答题活动、《2020,我们的芳华》 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系列展示活动,目前书香江淮活动上传征文篇数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开通读者急需账号,免费共享海量数据库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读者迫切需要的知网、百度文库账号,该馆立即开通。疫情期间,对所有免费数据库进行汇总,供读者使用。在开通维普查重服务教师读者的基础上,该馆又开通知网查重,专为人资部门职称评审服务。该院图书馆经费投入并不多,但免费共享资源总量却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坚持开放式发展,得到全国各大图书馆组织机构和全国同仁的大力支持。海量资源,信息共享,既是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更是该院馆员做好读者服务的底气。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